1、园林的四面都是围墙,与外界是封闭隔离的,这也反映在很多古典诗词上,比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再比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些诗句都体现了园林的封闭性。事实上,在中国的园林中,很少有开放的古代园林,这种文化特征的形成,也是源于“小国寡民”的农耕文化。
2、儒家哲学思想——“建立秩序”的设计理念 儒家思想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理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体现了儒家的哲学准则,即系具有严格空间秩序。一方面借题寓意超凡出世,另一方对园林景观却有特殊的要求。园林设计还寓含着深厚的社会意义。
3、园林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到了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使园林建筑不再仅仅是工匠的杰作,更是文人的杰作,让园林的人文风景突现了出来。 任何一样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中国的园林也不例外。
4、园林中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等构成了园林物态文化的主体,而透过园林物态构成要素所反映的心理意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以及审美特征等原则是园林心态文化的具体内容。
1、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我国自唐宋以来,诗情画意就是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明清时代尤甚。
2、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过程,难度最大的是要通过三个创作境界,即“生境”、“画境”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难度众所周知,就在于古人造园道法自然,是一种林泉观的再现,法无定法,并没有像建筑一样的营造法式,至今也未发现一张园林设计图。
3、②对景是于景之间,动与静、大与小、曲与直、虚与实相互对应,丰富景观的内蕴。③中国古典园林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卓越的审美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以水取胜。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设计者依据水面开阂的特点,进行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部面临昆明湖,或是俯览湖面。
以水取 胜,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设计者依据水面 开阂的特点,进行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 点部面临昆明湖,或是俯瞰湖面。湖山结合, 湖北岸的万寿山高58米,好像翠屏峙立,湖光 山色,相映成趣,对比鲜明,前山建筑壮丽,金碧辉煌,后山建筑隐蔽,风景幽静。
总之,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独特之处在于其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山水相依的布局、丰富的园林景观、精美的装饰艺术以及人性化的设计。这些特点使得颐和园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作,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由于文化背景和世界观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迥异。一个是自然式,讲究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道法自然等等。追求自然,含蓄,意境为艺术精髓,一个是规则式,认为人定胜天,体现秩序和理性。这里讲颐和园的特点,外国风格则反之。
从颐和园的建筑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皇家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圆明园园林建筑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风韵。
共通之处当然有,能快速想到的是营造手法,如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造园手法, 在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应用广泛,秦都城咸阳的规划即有“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将南面秦岭终南山双峰“借”来作为都城的天然门阙,此为典型借景。
其特点是占地宽广、工程浩大、人工设施增加;唐宋时期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由汉代开端了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园林发展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二是绘画技术发展与造园艺术的发展互相促进。
.中西园林起源的形似性:前者起源于灵囿和园圃;后者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园囿是各自私家园林的原型。灵囿和圣林则用于“通神明”或是“敬上帝”均与早期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也分别是各自游乐园的先声。
广阔的昆明湖水面,是园林布置极好的基础。园的周围共有十三里(六公里半),全园面积四千三百多亩(约三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仅占四分之一,在当时北京诸园中是水面最大的一个。因此,设计人抓住了水面大这一特点,以水面为主来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都面临湖水,或是俯览湖面。
框架式结构 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始于元代的古莲花池,明清时期扩建,曾是皇家行宫与学术殿堂,荷花之美与建筑之美交相辉映。豫园:繁华与古典的交融/ 豫园,江南园林的瑰宝,嘉靖年间初建,围墙游龙划分景区,与城隍庙和小商品市场交织出独特的市井风情。
颐和园共有各种建筑3000多间,游览颐和园,除了园林以外,观赏各种古代建筑物也是重要的内容。以上就是一些关于颐和园的信息。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因受中国山水画、诗歌和传统文化等的影响,苏州园林在建造园林的过程中也讲究对园林借景设计方法的追求,它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创造,使苏州园林在古典私家园林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在苏州园林中园林借景设计方法旨在于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取无限的意境,扩大园林的空间感,巧妙的借取园外景物,丰富园林景观艺术情境。
1、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主要有 (一)“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的,园林的主人主要是摹仿自然,用人工力量来建造天然景色,表现出了一种“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感觉。但是这个过程中造园主又并不是一味的简单摹仿,而是对于大自然写意的一种艺术创作。
2、中国园林重在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 “天人合一” 的理念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灵魂。其主要观点是追求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创造出宜人的和谐的园林生态。
3、一)效法自然的布局。我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有山水者,如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而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山地树石融为一体,成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二)诗情画意的构思。我国古典园林与传统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有密切联系。
4、自然美:中国园林设计注重自然的表现和处理,强调以自然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园林中的山水、植物、水体等自然元素的组合,形成了自然美的景致。社会美:中国园林设计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时,注重社会美的传达和表现。园林中的建筑、雕塑、文化景观等元素的组合,形成了社会美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