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地下室结构层高一般控制在3550~3650mm之间。如果可以合理利用规范,减少设备,将可以降低层高,节省成本。(三)设计规范要求消防专业 2000平方米为一个防火分区,设置喷淋为4000平方米。 大于10辆停车必须设置喷淋系统。
2、.1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宜居适度,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本标准。 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内行道树的位置应避免与主要道路路灯和架空线路的位置、高度相互干扰。在特殊情况下应分别采取技术措施。2 居住区停车场绿化设计1 居住区停车场绿化是指居住用地中配套建设的停车场用地内的绿化。
4、医院、文化设施等)所拥有的绿地。【4】道路绿地:指的是居住区内道路两侧的绿化区域,包括行道树、绿化带等。【5】其他附属绿地:包括但不限于居住区内的防护绿地、广场绿地、停车场绿地等。以上各项绿地范围均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以保障居住区环境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0.8规定:居住区内应配建居民汽车(含自行车)停车场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低于住户数的10%;配建的公共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指标,大城市不应小于0.1车位/户,中、小城市不应小于0.15车位/户;居民汽车停车场地,应以地下停车库为主。
因此,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在妥善合理地解决诸如地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拆迁安置等问题基础上,如何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精心的城市设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本文结合台州解放南路改造规划进行了探索。
在学术研究上,洪亮平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城市设计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关注节能与气候适应性,为城市环境的优化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在城市设计方面,张帆的创新理念得到了体现。他参与了安庆独秀园的城市设计,旨在融入自然并突显城市精神。此外,他还在常州老城区的城市更新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及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参与了城市更新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号50478076)。
本书详细剖析了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级课程中旧城有机更新的设计实践,聚焦于重庆市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东水门历史街区和磁器口历史街区。
现在,陈煊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工作,她的工作领域主要集中在两个关键方向上:一是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她致力于寻找城市发展的绿色解决方案,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共存;二是旧城更新,她关注如何在历史和现代之间找到平衡,赋予旧城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旧城改造是一项涉及全面的城乡更新工程,旨在通过逐步或整体地改造老城区的物质环境,以提升居民的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条件。它不仅是城市发展历史的映射,揭示了城市空间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演变历程,同时也是社会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反映出特定时期的城市风貌和建筑水平。
在城镇层面,新城市主义反对僵化的功能分区,主张功能多样化的邻里街坊。其规划设计原则包括紧凑性、步行友好性、功能复合性和可支付性。具体措施如限制街区尺度、优化街道宽度、增加绿化带、优化人行道、设立步行专用街和优化停车方式等,以创造宜人步行环境和多元化的社区生活。
在规划实践中,新城市主义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首先,尊重自然,限制城市规模,考虑自然因素,保持与郊区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其次,尊重社会与个人,通过混合功能社区和步行友好设计,营造有归属感的生态社区;最后,强调多样性,包括居民、功能和物质环境的多样性,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以核心设施和商店为中心,步行友好的社区,强调自给自足的生活环境。采用栅格状道路设计,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既方便行人,也考虑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需求。街道设计窄而灵活,鼓励行人、骑车者和驾驶者共享空间,增强社区互动。
并规定停车库不能露在沿街路面;设计上以人和环境为本,力求营造一个生活便捷、步行为主、俭朴、自律、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怡人的社区,再创二战前极受小城镇青睐的社区牢固的联结纽带。新城市主义成功地把多样性、社区感、俭朴性和人性尺度等传统价值标准与当今的现实生活环境结合起来。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三大运动如下:新城市主义运动:新城市主义运动强调城市规划应注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该运动主张建立紧凑的城市设计,鼓励步行和骑自行车,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此外,新城市主义还强调建筑和公共空间的质量,以及社区参与和多样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