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外,使用透水性材料铺设具有排水性的道路,可以减轻集中降雨季节道路排水系统的负担;有助于补充城市地下水资源,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城市透水、透气面积,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改善城市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OGFC)在我国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目前尚无完整的设计施工规范及验收指标。
2、现在城市道路中经常会使用透水地坪,透水地坪也具有较多性能优势。透水地坪的主要性能优势如下:①高透水性。透水地坪拥有15%-25%的孔隙,能够使透水速度达到31-52升/米·小时,远远高于排水配置下的排出速率。②高承载力。透水地坪的承载力完全能够达到C20-C25混凝土的承载标准。③良好的装饰效果。
3、适用场地不透水沥青: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透水沥青:人行道、广场、园路。彩色沥青:人行道、广场、园路。混凝土材料(素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彩色混凝土等)(1)素混凝土特点:坚硬无弹性,铺装容易,耐久,全年使用,维护成本低,撞击易碎。适用场地: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园路。
1、硬质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作为现代、后现代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硬质景观在改变设计品位和景观环境质量的同时,还体现了现代科技对景观作品的驾驭能力。
2、艺术设计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
3、即城市景观分成以植物、水体等为主的软质景观和以人工材料处理的道路铺装、小品设施等为主的硬质景观两部分。王春沐对居住区硬质景观的定义,认为城市硬质景观即城市中以游憩、使用、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场所内,以道路环境、活动场所、景观设施等为主的景观。
4、城市景观设计时忽略了软质景观的设计 诸多城市公共景观的绿化设计过程中,会将设计的重点放到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中,通常会忽略了绿地、林荫这些相对软质的景观设计,让一些绿地草皮、花卉成为了整个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附属地位,因此需要我们后期设计中注意。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为首要设计指标,这种混凝土有可能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此外,美英日等国近几年在研究开发几种特高性能水泥基新材料。其主要力学指标,大大超过高强度混凝土,而可与陶瓷、铝、钢等相比拟。例如抗压强度可达300MPa,抗折强度可达150MPa,弹性模量可达50GPa。从这些新的发展,可以说明混凝土性能还有很大潜力,混凝土技术应用方面还有很大开发的余地,有待我们去努力。
在材料研究方面。混凝土主要是向高强、轻质、耐久、易成型及具备某种特殊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方向研发。钢筋的研发方向则是高强、防腐、较好的延性和良好的粘结锚固性能。在结构形式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抗裂性能好,可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各种应用发展迅速。
1、与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 透水性道路能够使雨水迅速地渗入地表,还原成地下水, 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及时补充, 保持土壤湿度, 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同时透水性路面具有较大的孔隙率, 与土壤相通, 能蓄积较多的热量, 有利于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消除热岛现象。
2、透水混凝土的优越性能 透水混凝上在提升城市功能,保持城市较好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以下重要功能:(1)防涝功能 因为透水混凝上路面的透水性非常好,可以使水分渗透到地下,而且本身也具有良好的蓄水功能,可以减轻多雨季节、排水系统的负担,减少路面积水,减轻排洪压力。
3、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
1、优先使用有利于湿地环境保护的生态材料和工艺。 严格控制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和位置,避免对湿地环境的破坏。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程序 编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任务书。 确定湿地公园规划边界与范围,以水域为核心,纳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用地。
2、总结来说,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既要注重植物配置的多样性与本地化,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又要关注水体岸线和岸边环境的自然融合。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提升了城市空间的艺术价值,为人们提供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活场景。
3、对于湿地景观环境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保障空间的自然性、原始性、生态性。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注重环境原始自然感的营造,让鸟类得到应有的心理安全感。同时,尽可能的降低人为因素对景观湿地的影响。 满足栖息鸟类对自然环境的觅食要求 园林景观设计当然离不开植物元素。